4月16日,两位老人特意来到了建宁派出所,将一面锦旗亲手递给了民警,口中连说,今天比过年还高兴,终于了却他们一桩六年之久的心事了。
1月5日,家住曲靖的两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建宁派出所户籍室,和户籍民警讲了一个故事:在2014年12月30日,已耄耋之年的雷老先生与年过花甲的吴女士,在白石江公园散步时,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给吸引了。只见在人来人往的公园角落里有一个纸箱,里面放着一个婴儿,可没有一人向前查看。
两位老人看着孩子啼哭不止,顿生恻隐之心向前查看。就在纸箱边上一个张纸,上面写着孩子出生年月日,并说明,因未婚生子,无经济基础,无力抚养,请好心人收养。
就这样,两位老人将孩子抱回家中悉心抚养,视如己出,照顾的无微不至,可眼看要到孩子读书的年纪了,而户口就一直无法办下来。
两位老人由于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就想把孩子落户到昆明儿子处,以便今后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功落户。
眼瞅着,今年再不落户就耽误孩子读书了,老两口心怀忐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益宁派出所。现在,雷老先生只希望能把孩子户口落了跟着他,好方便读书以及未来正常生活。
户籍民警桂红梅了解情况之后,随之想到高龄老人是否符合事实收养条件?”带着这一新问题,她积极与上级联系沟通,与社区民警一起深入了解走访,把情况摸透、把材料做实。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回复。在经过90天的“打拐”比对、寻亲公示、走访调查等程序,孩子的收养终于进入了业务受理审批环节。
4月13日晚8点,满脸笑容的老两口带着6岁小女孩再次来到派出所。这次出来给民警送来办理户口材料,还让小女孩亲自过来,向民警阿姨说一声谢谢。雷老先生说道,“你们服务真好,不光为我们解决了问题,还为等我们的材料,在办公室呆到了晚上8点,要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是绝不会相信的。”
仅在一天后,业务便审批完结,孩子的户口本成功办理了出来。老两口拿着户口本那一刻,手不禁微微颤抖,孩子终于有通行证,他们也终于和孩子成为了法律上认可的一家人,压在他们心底六年之久的大石头终于卸下。六年没有解决的事情,在建宁派出所90天就得到了圆满解决,赶在孩子报名前就将户口成功落下,没有耽误孩子上学,老两口欣喜之余不忘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