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动态 > 麒麟区 > 正文
“三化”模式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文华样板”
  • 发布日期:2021-11-09
  • 阅读量:94962

文华街道位于麒麟区东北部,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呈现城中村多、学校多、流动人口多、治安问题复杂等特点。近年来,文华派出所积极探索城中村治理“小区化”、校园管控“阵地化”、禁毒教育“特色化”,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文华样板”,推动辖区治安形势持续改善、整体提升。

 


 

城中村治理“小区化”

探索总结 “城中村治理四法”,有效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党建引领“促综治”。依托村组、小区党支部,落实“一村一警”,充实社区民警和辅警队伍,下沉网格点,履行矛盾纠纷调解员、巡逻防控治安员、服务群众办事员等“十员”职责,做到入户调查、民意收集、回应诉求100%。智慧安防“管安全”。整合辖区资源,共同建设智慧安防设施,布建四层防控圈,管好小区安全。物理隔离“控发案”。针对城中村自建房多的实际,在城中村主出入口设置智能道闸、次出入口设置钢制地桩,封堵管理盲区,出入口实现人车分流、物理闭环管理,“三车”盗窃案件同比大幅下降。联动共治“管难点”。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就近化解矛盾纠纷。创新“五户轮值”模式,每晚由一名“巡长”带领五户住户开展巡逻,守护小区平安。

 


 

校园管控“阵地化”

“阵地化”模式加强校园安全管控,解决辖区院校多,学生多,治理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取得明显效果。思政引领打造“红色阵地”。创新课前“醒神”10分钟活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两爱三反一禁”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意识形态,拧紧思想“总开关”。利用每周班会发布警情提示37期,切实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校园电诈案件同比下降31%。科技赋能打造“平安阵地”。在校园门口安装防冲撞设施,在校舍出入楼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在高空区域设置电子围栏,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警校联动打造“团建阵地”。派出所主动争取校方支持,设立驻校警务室,组建54人的专业护校警队,实现警务服务“零距离”。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堡垒作用,组建7支1300人的“五四青年义警队”,开展巡逻防控800余次,法制宣传500余次,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禁毒教育“特色化”

以“四方联动、护航青春”活动为载体,“特色化”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多元化“体验教育”。争取国家禁毒委专项资金支持,建立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在街道设立“红色放映厅”,播放红色电影和禁毒宣传片,组织辖区学生和群众,现场体验毒品危害器官仿真3D感应识别机、禁毒宣传互动体验机,有力增强了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层级化“管控教育”。依托街道社戒社康办公室,建立社戒社康工作站,通过强制戒毒、社戒社康、网格包保、基地管控、跟踪管控、人文帮扶等措施,对吸毒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控,做到应收尽收、应管尽管、应扶尽扶。常态化“预防教育”。每年以职教园区新生入学体检为契机,增加毒品尿液筛查检测,对辖区重点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筛查,在重点场所张贴禁毒宣传海报,通过电子显示屏、点歌台滚动宣传禁毒常识,实现重点行业场所禁毒预防教育全覆盖。

 


 

通过党建引领,深化 “三化模式”治理,文华街道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今年以来警情数同比下降15.6%,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4.5%,打击处理数同比上升28.3%,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上升20.1%,取得了“两降两升”的良好成效,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