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如同兄弟姐妹,有时客串“心理医生”,有时又扮演起侦探的角色——在曲靖市沾益区人民法院有一对“百变”调解员,他们“组团作战”,不断为化解纠纷提速。两个小时、一个礼拜、一个月......积攒几年的矛盾,在他们的调解下,当事人气儿顺了,事儿了了。
“和事佬”
两小时化解夫妻隔阂
刘某
你都起诉离婚了,你为什么要撤诉?
李某
我都撤诉了,你为什么转身又去起诉?
这是一对来法院起诉离婚夫妻的对话,双方在调解室你一言我一语的吵着。
“你们这样吵能吵出什么结果呢?这样吧,咱们坐下来,都分别说说。”调解员见状开口劝到,顺势拉着李某坐下来,另一名调解员也将刘某拉着坐了下来,这才让双方冷静下来。
原来,李某和刘某是经人介绍认识,两人虽结婚三年多,但因工作原因,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分居状态,这让本就不善于沟通的两人隔阂越来越深,无奈之下李某便来到法院起诉与刘某离婚。对于离婚两人不持异议,但对孩子的抚养问题双方争执不下,李某认为孩子是男孩由他抚养更有利,但刘某认为自己是教师,抚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让法官很为难。孩子只有一个,两人都要孩子的抚养权,于是法官就努力朝着两人和好的方向做工作,经过法官的劝说之后,李某也认为法官说的有道理,于是撤诉想要和刘某好好沟通,看能否挽回这个家庭,但刘某得知李某撤诉后,领完裁定书转身就到立案窗口作为原告起诉要求与李某离婚,而这一幕正好被调解员看到,调解员遂向法官申请能否让他们来试试调解这个离婚纠纷。
调解过程中,两位调解员在了解双方闹矛盾的症结后,决定用“换位思考法”展开调解。
“你想想,你们虽结婚,但一直分居生活,女性都是比较感性的,尽管你的收入多用于家庭开支,但刘某长时间得不到你的陪伴,难免会有情绪,你要多理解。”调解员对刘某提出了批评。
另一边的调解员发挥着女性调解员的特长,细心引导、耐心倾听,让刘某把压在心里的积怨一次说完,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最真诚的语言劝解着她,希望她能放下心结,好好和刘某沟通,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就这样大约经过两个小时,两名调解员将情绪缓和的双方聚在一起,让他们自己沟通,李某表示他正在申请工作调动,以后尽量多花时间给予刘某和孩子多些陪伴,一番沟通后双方决定和好。刘某和李某对两名调解员的工作赞不绝口。
“知心人”
抓重点助癌症夫妇重拾亲情
“小宁,有一个离婚纠纷,能不能和我一起处理。”最近调解员老焦碰到了一起棘手的案件,他希望得到调解员小宁的助力。
郑某与方某已经结婚二十多年了,两人虽是经人介绍认识,但婚后感情还算好,生育了两个儿子都已成年,但天有不测风云,郑某在2019年被查出乳腺癌晚期,这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犹如晴天霹雳。因为生病的原因,郑某基本丧失劳动力,家里的开支医疗费全靠方某,可能也是因为这样让郑某心生敏感,认为方某嫌弃她,也不关心她,所以向法院起诉离婚。拿到案子后,调解员老焦陷入沉思,郑某要是离婚就更是没着落了,但郑某态度坚决想要离婚,该从哪里入手呢?
“方大哥,嫂子生病你要多关心照顾嘛!媳妇是自己的,你不照顾谁照顾,再说都是当爷爷的人了,现在应该做的不应该是和嫂子一起帮儿子带带孩子,享受享受儿孙绕膝的快乐吗?”调解员这样跟方某说着,一旁的郑某开口说道:“是呀!你说的这个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听到这话调解员老焦抓住了关键点,知道郑某对方某还是有感情的,即给另一名调解员小宁使了个“眼色”,激发共情,唤醒他们的夫妻感情。
已经担任调解员三年的小宁经验丰富,她从情理角度着手,劝解道:“两人都已经结婚那么多年了,方某怎么可能不关心你,不关心你还费钱又费力的带你去医院看病,只是可能有时候压力大,关心的方式不对罢了,你要多理解。”双方听着,经过一番释法、说理、拉家常,两人的苦口婆心奏效了,郑某与方某当场就和好了。
“咱们都二十多年的夫妻了,我怎么会嫌弃你呢,不要动不动就想着闹离婚,多伤和气呀!”听到这话,郑某表示赞同:“这话说开了,心里面也敞亮了,谢谢两名调解员,多亏了你们让我俩和好如初!”
夫妻俩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巧侦探”
军哥一秒变保安
“小宁,走我们去他家核实核实情况,这个案子漏洞太多了......”
施某与李某是通过网络聊天认识的,在得知李某是兵哥哥还是副团级的干部后,施某内心的小鹿不禁开始乱撞,因此在未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与她心目中的兵哥哥结了婚。婚后施某才知道李某原来离过一次婚,并且还有一个孩子,但依旧对李某的身份深信不疑,甚至天真的以为,只要遇到了“真爱”,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直到施某遭到李某的第一次家暴后,施某才开始怀疑李某的身份,于是将李某所提供的证明、军装、军衔等东西都藏起来,并到法院起诉与李某离婚。
调解员将施某和李某通知来到法院,李某就找各种推脱说他有事来不了。在和施某聊天过程中,调解员感觉李某是故意躲避,在施某的同意下,调解员翻看施某与李某的聊天记录,发现李某的言语漏洞百出,只是施某沉浸在对兵哥哥的幻想中,内心被蒙蔽。看到这,调解员老焦在和法官交流后,立马喊上调解员小宁跟随施某去到其家中将李某的“冒牌货”全部收来法院,并拍照留存。
李某得知这一情况后慌了,立马给调解员打电话,表示会很快赶到法院,来到法院看到地上的“证据”,李某终于承认了自己假冒军人的事实。经过询问才得知,李某从来没有当过兵,现从事的职业只是一名保安,当问他为什么要冒充军人的时候,他表示也只是想满足自己内心的当兵梦。
调解员对李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至此该案已经很明朗,遂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施某和李某在他们的主持下达成了离婚协议,至于李某冒充军人、乱穿军服是否行招摇撞骗之事,承办法官已联系公安机关,将相关材料移送并做说明,即使李某未做违法之事,也希望能够以此作为训诫,不要再让下一个施某出现。
调解员们充分发挥着各自的特长,联手调解,他们用真诚、辛劳和智慧实现了自己的理念: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