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微笑可以温暖群众的心灵,一句贴心的言语可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次诚挚服务可以展示法院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法官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管理者,而是扎根群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者。为群众办实事,就要让公仆意识切实融入在一言一行。
无助老人泪诉遭遇
“我没读过书,诉状是请别人写的”
“我没进过法院,现在真不知道要怎么办”
“我只要求法院帮我把钱要回来”
“外面面包车还在等我,不然我回不去了”……那天,一位步履阑珊的老人正在和会泽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法庭法官缪祥宪说。
老人是昭通市昭阳区人。2018年3月,在亲戚邓某作为中间人的牵线下,老人借给邓某的朋友毛某1万元。到了还款日,毛某却没有按约定还款,而且玩起了“失踪”。无奈之下,老人将毛某及邓某起诉至会泽法院。
耐心开导安抚情绪
倾诉中,老人因担心钱不能要回且舟车劳顿,眼泪哗然落下。缪法官连忙为他倒来一杯热水,拿来纸巾,用温和的语气耐心地开导,表示法院会依法公正审理。听了法官的开导,老人平复了情绪。
此时,老人接到前往昭通的客车司机电话,车辆已开至高速路口,催促他赶快上车。接了电话之后,焦急万分的老人担心赶不上客车。缪法官连忙用自己的手机拨打客车司机的电话,请他再等待一会儿,然后立即打了一张网约车,将王某送至高速路乘坐客车返回昭通。
寓情于法解决纠纷
为进一步查清事实尽早帮老人要回欠款,缪法官通过手机号码联系毛某,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办案人员又到毛某户籍地实地调查。当地村委会表示,毛某外出务工无法联系,并出具了证明。
开庭之日,老人和被告邓某按期到庭,而毛某没有到庭应诉。庭审中,在缪法官的释法明理后,作为中间人的邓某表示,自己与被告系亲戚关系,发生这样的事自己也心存愧疚,愿意先代毛某偿还借款,但要求毛某出具欠条给自己或者法院出具法律文书明确表示自己的追偿权利。
加班加点减轻群众诉累
“真的太感谢你了法官”。上午10点40分,庭审结束。考虑到双方当事人路途遥远,为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缪法官决定下午宣判。当天下午2点30分,判决书发到双方当事人手上。拿到判决后,忧愁多日的老人终于喜笑颜开。
邓某走后,老人依旧坐在原告席上没有离去。缪法官上前询问是否还有什么事,他说:“同志,谢谢你上次帮我打车,车费是多少钱,我要还给你。”说着便连忙拿出准备好的钱塞给缪法官。在缪法官的一再推辞下,王某才收好钱走出法院,临走时再次对缪法官说道:“谢谢你了,第一次进法院就遇到这么好的同志!”
顺利办结案件,得到了群众的肯定,缪法官心里也充满欣慰。也许仅是一句解释,一杯热水,一次领路……,却能在群众心里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也增加了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这次极为普通的办案过程,折射着每一位法院人工作的身影。始终做到倾听群众最真实、最有效的声音,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解决纠纷,做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心为法院工作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