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奋力谋划,做好基层“引导员”
街道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精细化管理,贴心式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以德治为先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措并举推进德治建设常态化,在辖区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在各村(社区)、小区通过墙绘、宣传栏、LED屏等多种形式建设德治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良好的家风家训。加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力量的协调联动,根据实际情况将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有效整合,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1+1+N”法律服务制度,即选派“1”名律师、“1”名调解员,积极回应“N”名居民对法律热点、难点问题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律素养,致力平安建设,确保法治有效。
(二)心系百姓,做好群众“服务员”
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第一标尺”,把服务群众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报到,保证“人民有反映、组织必响应,群众有需要、党员马上到”,做到“群众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管、遇事有人办”,而且要“有一办一、接诉即办”,真正打通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暖心包”“精准投递”到千家万户,促进精致化服务、精细化治理。如在春晓社区签订“红色合伙人”协议,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服务机制,共解决爱国卫生、疫情防控和新建党群服务站等各类服务活动,增强社区为民服务能力。
(三)率先垂范,做好辖区“管理员”
按照“一支服务队伍、一个服务场所、一张服务清单、一套管理制度、一本服务台账”五个一工作要求,加强政务服务代办工作,明确社区有2名政务服务事项专职代办人员,推动社区规范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社区网格党旗红、居民服务无缝隙、政务服务零距离”的工作标准,把牢方向真抓实干,扛起责任争做表率,全力以赴在服务中提升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和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做到档案登记不漏不重,关心帮助措施有力,问题解决效果明显,居民群众高度认可,为实现“三治融合”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