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要闻 > 正文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多年漫漫讨债路 法院助力一朝还
  • 发布日期:2022-08-29
  • 阅读量:66204

一直联系不上他,这个欠款又已经近10年了,我本来对这个案子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才立案短短5天,法院就帮我要回了欠款,我为法院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点赞!

8月19日,凡某给曲靖市马龙区人民法院立案庭送来一封温暖的手写信。

 

案件一回顾

 

凡某在曲靖经营一家铝材店,2014年4月,徐某从凡某处购买了价值10685元的铝合金材料,但一直未付款。2022年8月15日,凡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支付货款。经审查,起诉状仅有被告的姓名、住址和一个错误的联系方式,根本无法核实徐某的身份信息,更无法联系到被告,考虑到货款已拖欠多年,凡某急需钱做经营周转,如果无法核实和联系到徐某会严重影响案件办理。承办法官根据凡某提供的住址,依职权到公安机关通过公安信息系统查询徐某身份信息,后通过与人民陪审员多方联系,终于获得徐某的正确联系方式。因欠款年代久远,起初,徐某一直否认欠款并声称不认识凡某。从凡某的陈述和提供的证据来看,承办法官认为欠款事实存在可能性较大,于是通过微信把起诉状和欠条发给徐某核实,看到欠条,徐某终于承认下欠款项,经过承办法官耐心释法,徐某于8月19日将欠款汇至法院,凡某于当日领取了款项。

 

案件二回顾

 

近日,又一起无法联系到被告的民间借贷案件,原告胡某远在河南,通过跨域立案,案件到了承办法官手里,承办法官通过联系村委会,找到被告父亲,多方做工作,被告父亲才把被告的联系方式告诉法官,通过耐心沟通,在联系上被告的当日,被告便将借款偿还原告,这距离跨域立案才仅仅4天,实现了原告足不出户就拿到了借款。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追偿欠款的案件,最让法官头疼的几种情况就是无法联系上被告导致送达难,或者虽然联系上被告但是被告否认欠款;还有因为原告缺乏法律意识,欠款过了很多年才向法院提起诉讼导致超过诉讼时效等问题,这往往让案件办理陷入僵局,影响原告权益的顺利实现。

 

 

 

 

 

 

2022年,在马龙法院的积极作为下,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被告取得联系,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当场兑付欠款,类似案件该院速裁团队已办理了数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