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要闻 > 正文
【多元解纷】墨红法庭 无讼是求
  • 发布日期:2022-09-16
  • 阅读量:31032

近年来,富源县人民法院墨红中心法庭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一个引领、两个着力、四项加法”工作思路,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云南省富源县墨红镇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墨红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特邀调解工作规则》《特邀调解员职业道德准则》等文件,全力助推墨红镇法治建设规范化。

 

墨红中心法庭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把审判执行与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不断探索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

 

以深化机制建设为重点,墨红中心法庭努力推动多元化纠纷化解体系建设。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发挥法庭的前沿职能作用,推动诉讼服务资源下沉。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镇村联动式”调解模式,探索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新机制。

 

为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墨红中心法庭设立了墨红镇“诉调对接工作站”“诉讼服务工作站”“富源县墨红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墨红中心法庭工作室”和“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在法庭办公楼内设立了“高良云调解工作室”和“李贵平调解工作室”。

 

同时,墨红中心法庭还积极引入多方调解力量,积极联合多家成员单位组成工作组,探索形成了“联动、联防、联抓、联治、联调、联创”的“六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诉讼与非诉讼的衔接工作,实现了诉讼与非诉解纷机构在诉讼化解中的“跨界合作”。

 

工作中,墨红中心法庭因地制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创新诉源治理新模式,通过“让法官、法官助理走下去、将调解员请进来”的方法,推动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全面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破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通过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镇村联动式”调解模式。墨红中心法庭探索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新机制取得成效。近年来,墨红中心法庭委托委派调解案件数逐年上升,截至2022年8月,委托委派调解已达75件,调解成功70件。

 

墨红中心法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抓早抓小从源头上消除和化解社会矛盾,开展送法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富源县人民法院在墨红镇中学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墨红中心法庭依托教育基地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对在校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诉调联动,无讼是求,是墨红中心法庭一直秉持的理念。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矛盾纠纷的化解,墨红镇党委政府、墨红中心法庭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充分信任,群众们也更愿意首选调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墨红中心法庭案件数呈现负增长,从2019年的124件递减为2021年的77件,辖区内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3年取得“全年无判决,均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骄人成绩,并于2021年7月率先创成“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