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要闻 > 正文
【马龙杯】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 发布日期:2022-09-20
  • 阅读量:4873

 

 

2022年度的全市法院公务员录用考试圆满收官,新来的同事已分配到不同的岗位,看着一张张青春、朝气、阳光的面庞,又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

闲来与同事午后行走在单位曲靖中院的林荫小道,恰好碰到今年招录的几个新同事迎面走来,一声声“超哥”,我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也讨论起他们的成长。

 

说起现在的生活工作条件比曾经在基层的生活工作条件,优渥安逸了许多,一方面羡慕他们工作伊始就来到这么好的平台,另外一方面也不免担心,没有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如何能够胜任工作,毕竟温室里的花朵,难以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想到以“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为题,从工作十年来自身的经历出发,与大家聊聊年轻干部的成长。

 

曾有很多人问我,不管是写材料、还是干工作,为什么都能够迅速找准方向、找到办法,即使很多工作以前没有接触过,也能在短时间内拿出成果。我想,归根到底,还是得益于十年间在三个州(市)县、乡三级四个系统七个不同岗位的工作历练。正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工作氛围、做事风格、工作模式相互碰撞交融,才让自己具备了一定可塑性和应变力。

 

犹记得,在“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玉米栽在石窝窝”的脱贫攻坚一线,大家常常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到夜间十一二点,火塘边的烤茶熬了一罐又一罐,茶是苦的,但心是甜的。

犹记得,在农村人居环境美化亮化工程中,没有资金、没有人手,我们发扬“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组建党员突击队,通过干部捐一点、社会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方式,对挂钩村寨群众房屋开展装修美饰。

犹记得,在矛盾纠纷第一线,面对群情激愤的当事人,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反复沟通、反复协商,终于依法依规化解了矛盾。

犹记得,在撰写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几天夜里奋战到三四点,逐字逐句校对,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数字,每一句表述,都力求准确无误、出处权威 。

犹记得,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三大队的兄弟们,面对党旗隆重举起右手喊出了“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铮铮誓言,50多个封闭执勤的日日夜夜,我们守住了安全,践行了誓言。

最初时也很难、很囧,充满了迷茫,但从未退缩。幸好,实践是最好的大学,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土地是最好的养料。山川无言,岁月无声。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冥思苦想里,在无数次面对大山的顽强攀登下,在无数次和群众的深情互动中,历经岁月的沉淀,我终羽化成蝶,有了今天的这份淡定从容、风轻云淡。

 

时常想起柳青的一句名言: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过去的十年,是将青春和汗水播撒在为民服务一线的十年,是将热血和智慧融入各种大考的十年,是将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基层广袤土地的十年。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在安逸中虚度年华,而是选择了一条看似艰难但收获满满的路。与家人常在一起交流,有一个深深的共识,就是感到很艰难、很焦虑、能力不足的时候,往往是你进步最大、成长最快的时候,反之,如果在一个环境舒适、得心应手、安然自得的环境里,那就必须警惕,可能也就是你走下坡路、停滞不前的时候。

须知,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没有哪一个青年的进步成长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奋斗才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趁年轻,就现在,去奔跑、去见证、去经历,再过十年回头看,我们一定会感谢那个青春年少时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