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要闻 > 正文
宣威法院“沉浸式”普法,走“新”更走“心”
  • 发布日期:2023-04-26
  • 阅读量:13606


普法强基

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宣威市人民法院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精准发力,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夯实普法基层基础,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创新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细走实。


为企“把脉开方” 优化营商促发展


念好“访、听、帮、讲”四字诀,深入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调研走访。以“带着责任访、盯住困难听、拿出对策帮、敞开心扉讲”的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理念、收集企业所遇到难题,开出企业法律处方,宣讲企业法律法规,其间实地走访企业6次,进国力国电宣威公司、双河乡园田煤矿等企业开展民法典集中宣讲5场。依托“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送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庭审直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民商事法律法规解读,让“指尖上的法院”成为企业汲取法律知识、防范法律风险的新阵地。

不言春作苦

“春泥护未”伴成长


结合近年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背景、成效,创新推出“春泥护未”司法保护品牌。聚焦“学生—校园—家庭”这一纽带,以“我回母校上堂课”“法进校园”“开学第一课”“为教师上法治课”“模拟法庭”“参观法庭”“校园巡回审理”等活动开展为契机,积极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充分运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组建““春风”志愿者普法团队,通过多层次、多方位交流模式,整合各方力量、强化协作配合,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渠道、宣讲内容。


宣威法院干警走进宣威市民族中学、热水镇第一中学、宛水二小、双龙二小等中小学校,开展活动24场次,受众师生30000余人,还针对单亲、留守、家庭矛盾突出、有心理问题和就学思想不稳定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其间累计服务学生家庭2000余人次,迅速掀起法治宣传教育新高潮,全面提升基层普法工作质效。


激活“神经末梢”

法治护航助振兴



能动履职,将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让群众“零距离”接触法治,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深入集市,向过往行人、街边商户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现场普法宣讲,提供零距离、一对一的法律服务。走进格宜龙山村集市、西河桥头、市体育馆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2场次,受众20000余人次。院领导班子担任部分乡镇(街道)普法工作队长,主动下沉和对接所挂包乡镇(街道),对村组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驻村工作队员等开展普法专业培训15场,并对所包保的6个乡镇街道的普法强基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建议措施。


选取本土典型案件,依托巡回法庭,逐步建立了调解、审判、答疑、宣传为一体的普法新模式,邀请中心法庭辖区乡镇(街道)部分干部职工、民(辅)警、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小组长、村民和应邀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旁听庭审,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今年以来,共开展巡回审理158场次,受众12000余人次。


联合东山镇政府设立“枫桥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站,为辖区群众就地提供法律咨询、代为接收、送达相关诉讼材料等诉讼服务,进一步优化矛盾解纷的排查、调解和处置等工作流程,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和一站解决,为辖区群众提供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利和谐的纠纷解决方式。


创新开展“我回家乡开个会”活动,倡导干警回到出生地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群众,利用亲友聚会、聊天、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法治宣传,把与乡亲们关系密切、实用性强、使用率高的法律知识用土乡音把“法律硬道理”变成“家常话”,切实将法律知识送到家乡群众身边,至今已开展8场次活动,受众3000余人次。

打好“以案释法”组合拳

构筑“大普法”格局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官方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动漫等有声式普法,今年以来共计发布“以案释法”相关消息共计45条,阅读量20000余次。


人民调解员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以本土典型案例作为参考,引导双方当事人自主分析,运用相关法律定纷止争。



田坝法庭通过“网格”微信群办理诉讼服务、委派调解、多元解纷以及法律知识普及等工作,把“微网格”建设作为推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环节。


在院机关围墙外公园处,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长廊”,科学设置了9个本土典型案例宣传栏,有机地将法治文化理念与公园环境融合起来,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推动“政法干警入千村法治大宣传”干警挂职制度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村居法律顾问以及调解员等队伍作用,选择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案例,开展以案说法113场次,实现以法论事、以事晓理。

今后,宣威法院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施策的原则,创新丰富普法宣传方式,“沉浸式”用心用情用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治宣传深入人心,切实把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