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沿江街道按照“紧盯‘三下降一扭转’工作目标,把握重点、精准施策,不断提升专项普法质效”的要求,围绕“谁来普、向谁普、普什么、怎么普”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辖区工作短板弱项,不断壮大普法队伍、聚焦重点人群、拓展普法渠道、丰富普法内容,确保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出实效、抵人心,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壮大普法队伍 确保普法质量有厚度
充分整合法律顾问、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力量、干部职工中有专业法律知识人员在基层法治宣传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合力。街道成立了由9人组成的1支专项普法工作队,村(社区)分别成立了由3人组成的普法队9支,打造一支扎根基层、结构多元、与群众联系紧密的常态化普法工作队伍,夯实基层法治宣传力量。
按下沉一级挂包要求,落实“一包到底”的普法挂包责任体系,由街道专项普法工作队队员包保9个村(社区),27名村(社区)普法工作队包保78个村(居)民小组,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同时,发挥法治志愿服务队作用,助力普法强基,成立了一支政治觉悟高、威望高、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话语权,敢担当、善作为“红色哨兵”队伍,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矛盾隐患,进行政策法规宣传。调动235名三级专职网格员力量,充分发挥“眼耳鼻喉舌”作用,深入包保住户普法宣传,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聚焦重点人群 确保普法对象有精度
一是重点人群“一对一”送法上门。聚焦婚姻家庭、务工人员、刑释解矫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易受诈骗重点人员等特殊人群、薄弱环节和空白盲点,深入摸排符合18类风险指标的重点人员和家庭,及时梳理汇总,进行风险评估,共摸排出46户风险家庭,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压实“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具体责任人”的包保方式,定期入户走访,开展“一对一”送法上门,通过聊天拉家常、发放法治宣传单、讲述法治案例等方式,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
二是社区矫正对象每月集中教育学习严控再次犯罪。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每月普法主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实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针对因醉驾被判危险驾驶罪占在册在管社区矫正对象30%的现状,加强酒驾醉驾等相关法律法规宣讲,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在刑意识,警示严格遵守各项监督管理规定,预防和减少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现象的发生。
三是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启动“知法明理.平安成长”普法强基专项行动,法治副校长包保辖区11所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小手拉大手·把法带回家”家庭共同学法活动,老师通过法治教育专题培训、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法治文艺活动等形式,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加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覆盖辖区4000余名中小学师生,激发中小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升中小学生对法治的认知能力,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四是对务工人员跟进普法。利用春节前后、“五.一”等重要时节,组织人员对辖区12086名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开展上门走访普法;结合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对辖区内42家企业开展“送法进企”;利用春节前务工人员返乡、春节后集中返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输送等时机,开展“知法明理、平安务工”集中法治宣传活动,针对性地宣传民法典、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安全知识。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开展法治宣传(讲)80余场次,法治文艺演出1场。
拓展普法渠道 确保宣传发动有广度
紧盯重大敏感时间节点,如:春节前后、清明、五一和风险人员情绪波动期,结合3.8妇女节、4.15全民国家安全日、5月民法典主题宣传月等普法节点,通过群众会、院坝会、恳谈会、摆摊设点、悬挂布标、LED显示屏播放、设置宣传栏、乡村大喇叭,借助社区工作群、78个微信户主群等形式,及时向群众推送法律知识问答、法治典型案例、普法小视频、音频、发放宣传资料等,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让群众足不出户学习了解法律知识,潜移默化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切实做到线上线下同推进、听觉视觉同接收。
截至目前,沿江街道共印制“反对家暴.呵护美好”“以案释法”宣传折页、《家庭法治宣传教育读本》2.5万份,进行了两轮全覆盖入户发放宣传,设置固定法治宣传栏12块,悬挂宣传标语71条,30余块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播放法治宣传标语,拍摄专题普法短视频3条,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丰富普法内容 确保普法实效有深度
将命案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紧密结合起来,紧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和辖区群众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增加法治宣传内容,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法律法规宣传。适时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刑法、社会治安管理法、防范养老诈骗、电信诈骗、帮信、酒驾醉驾、黄赌毒、盗抢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校园欺凌和性侵等为重点内容的法治宣传,确实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对预防和遏制“民转刑”命案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形成良好社会法治氛围。
针对广大居民,围绕婚恋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家庭教育,积极培养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明白为人处世道理的家庭“知法明理人”,营造“人人学法、户户懂法、家家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通过将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精准送到群众身边、植根群众心里,更好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知法明理”小程序上线后,沿江街道普法课程学习人数952人,累计学习时长247539小时,832人通过考试并认证为“知法明理人”。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沿江街道普法宣传取得阶段性成效,刑事治安案件稳步下降,刑事发案数与去年同比下降18%、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0%、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0%,无命案、未成年人犯罪和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