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的“纸上权益”
变成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
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
他们彰显着司法的权威
更凝聚着群众的司法公信
近日
罗平法院高效执结一起
抚养费纠纷
“
法庭判了,
但她一直没有付给我!
2009年,陈某与刘某自由恋爱并结婚,两人婚后生育一男一女,陈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法庭组织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陈某同意与刘某离婚,婚生孩子均由陈某抚养,刘某需向陈某支付子女抚养费3万元。
离婚后,刘某并未按照约定将抚养费支付给陈某,陈某遂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但被执行人刘某现已远嫁他乡,而申请人陈某却提供不了被执行人的详细地址。
我现在比较困难,
但我会按约定给付抚养费。
案件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利用执行查控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未查到刘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为突破僵局,这天一早,罗平法院执行干警赶往富源县富村镇进行调查走访,寻找被执行人刘某下落。经到村委会查阅人口登记册,询问同村居民,终于来到了刘某家门前。
得知是法院来开展执行工作,刘某有些慌乱,她向执行干警说到:“我现在比较困难,已经结婚了并育有小孩,实在没有履行能力。” 经执行干警做工作,刘某答应分两期支付抚养费,当天便四处找借1.5万元,交给执行干警手里,并保证下欠的1.5万元在年底付清。
“
我以为,
这个钱再也要不到了
收到案款后,执行干警立即动身前往申请人陈某所在的老厂乡,将案款付给了他并告知他刘某的履行承诺。
陈某接过案款,他年迈的母亲和执行干警说到:刘某和我儿子离婚以后,就断了联系,我们抚养两个小孩也非常困难,我以为这个钱再也要不到了,真是太麻烦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