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其间还成为曲靖市沾益区人民法院的特邀调解员;2023年10月,由于在陪审和调解工作中表现突出,任职届满的他连任人民陪审员。近日,他被云南省委政法委和云南省司法厅联合授予“云南省调解能手”称号。他就是沾益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李荣春。
“特别正义”的正义卫士
“当时并没有多考虑什么,只要遇到都会出手的。”说起之前的义举,曾三次荣获沾益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沾益区首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的李荣春不好意思地笑笑。
2003年某晚,李荣春独自驾车回老家,途中因车子发生故障,他到附近村子寻求帮助时发现,公路旁停放着一辆出租车,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靠近出租车顺便用手电筒朝车内照了一下。此时,他发现有三名男子坐在后排座位上,右边的一名男子手握一把锋利的匕首瑟瑟发抖,显得不知所措。李荣春假装离开,却突然转身打开右车门,将右边男子拽下车来控制住,此时左边的男子手持匕首冲上来,李荣春迅速制服了他。这起持刀绑架出租车司机的恶性案件落幕。
“抓贼呀……”2007年的一天,李荣春和妻子逛街时,突然发现三名男子在人群中一路狂奔,后面一名男子边喊边紧追不舍。事情显而易见,李荣春丢下妻子,拔腿就追,迅速擒获最后一名男子,另外两人见状转身就想逃跑,其中一人掏出匕首大声叫嚷“放了他,不然我捅死你”。但李荣春并没有畏惧那个人的威胁,直到在群众的帮助下,歹徒被迅速控制,他才放心地离开现场。
“特别尽职”的无袍法官
“法律的权威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电影《第二十条》中这样描述。人民陪审员是公民在法院中的“耳朵”和“眼睛”,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荣春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成为陪审员的5年来,李荣春陪审过各种各样的案件,包括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的买卖合同案件、离婚纠纷、标的几千元的物业服务合同、标的上百万的金融借款合同、亲人疏离的分家析产以及“你争我夺”的继承事宜。为做足准备工作,他会在庭审前反复认真翻阅案卷,深入了解案情;为加深理解和学习,每一次陪审时,他都会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案件的基本案情和争议焦点。在法庭上,他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在合议时与法官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查明案件事实并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在一起赡养纠纷庭前调解中,当事人双方情绪激动,承办法官邀请李荣春一起参与调解,他分别给老人和子女做工作,从情、理、法等方面耐心与双方沟通,最终成功使案件圆满调解。“法院的法官工作非常忙碌也非常辛苦,我作为陪审员必须要行使好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承担起人民陪审员的应有职责。”李荣春表示。
“特别贴心”的知心大哥
“向法院提交了起诉书和丈夫离婚,可以和我们说说夫妻之间存在什么矛盾,为什么要离婚吗?”“孩子还小,如果离婚,在子女抚养方面有什么考虑?有什么问题你都可以和我说。”“这是一份调查问卷,请你们务必按照内心的真实想法如实填写。”在沾益区人民法院的调解室里,李荣春正在耐心地“诊断”案情,以便探明婚姻家庭关系的矛盾所在。
“调解纠纷既要讲法律依据,也要讲情理。可以改为:既要‘高大上’,更要‘接地气’,这样老百姓才能更好地接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李荣春始终注重运用法理和温情来化解一件件矛盾纠纷。
袁某和温某通过自由恋爱相识,婚后育有两个子女,均为未成年人。夫妻双方因性格不合,婚后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对离婚均不持异议,但对孩子的抚养问题存在较大争议。该案涉及妇女、儿童权益家事纠纷,而且矛盾是因生活琐事而起。进入诉讼程序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能够深入分析原因,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夫妻双方还是有和好的可能。
为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和当事人的心理想法,李荣春在调解之前都会向各方当事人发放一份调查问卷。李荣春在了解当事人情况后,充分发挥自身熟悉民情、懂法律、会调解等优势,从子女成长需求、法规等不同角度讲解情况、阐述道理,贴心地与孩子父母进行多次沟通,最终双方打开心结,和好如初。
“谢谢你,我能感受到你真的在为我们考虑!”袁某表示。直到现在,袁某还会时不时地和李荣春联系,拉拉家常,讲讲现状。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来回奔波,李荣春在涉及家庭、邻里、突发事故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纠纷案件中,无数次苦口婆心地劝导,明法析理地调解,在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原则范围内,分析纠纷性质,找准矛盾切入点,及时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成功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自2023年以来,他成功调解案件267件,撤诉153件,经他调解的纠纷无一复发反弹,得到纠纷各方的交口称赞。
“每当看到纠纷化解,矛盾双方握手言和,都是我最满足最幸福的时刻。”李荣春说。基层司法调解大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就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着李荣春朴素的赤诚之心和对司法调解工作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