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动态 > 麒麟区 > 正文
当好“吹哨人” 让基层“末梢”变治理“前哨”
  • 发布日期:2024-04-17
  • 阅读量:8711

近日,麒麟区建宁街道姜家巷社区末端防处单元吹哨人姜留平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河北商业街菜鸟驿站上面有一名男子站在窗子外边,想要轻生,随即报警请求建宁派出所出警处理。姜留平和社区民警随即赶到现场,对当事人进行思想疏导、行为劝解。通过了解,当事人王某因与妻子为家庭琐事经常吵架,王某一时糊涂想跳楼轻生。通过一小时的心理疏导,王某平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属于对自己人身安全不负责。41日,姜留平到王某家回访,双方思想情绪稳定,并表示会理性冷静处理家庭和感情问题,目前夫妻关系趋于平稳,当事人也不会出现轻生情况。

今年以来,建宁街道坚持从小处着眼、末端发力,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在堵点断源上求突破,充分发挥网格在基层治理中的最小单元作用,不断强化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工作机制,用网格化一根针织密织牢基层治理千条线,让基层末梢变治理前哨

细分末端防处单元,按照1015户为一个单元,将辖区21516户居民,划分为1594个末端防处单元,优先从居组干部、党员、网格员、乡贤、调解员、治安积极分子、热心群众等常住居民中进行挑选1594吹哨人,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实现末端防处前哨全覆盖。坚持预防在先、化解在前、处置在早的工作思路,结合三色管理和网格巡查,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感知、干预、报告、处置调处工作,动态掌握联防户家庭纠纷及异常情况并进行上报,做到从源头预防、及时发现、处置各类矛盾纠纷,促进防处作用有效发挥。建立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处置问题工作机制,畅通吹哨人反映渠道及社区居组联动处置,提高联动反映能力。通过模拟演练、联动处置等方式,定期对吹哨人工作进行培训,提升感知、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推动矛盾纠纷末端防处工作开展。

接下来,建宁街道将进一步建立“吹哨人”奖励机制,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矛盾纠纷末端防处中的积极作用,做实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