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动态 > 陆良县 > 正文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打好基层治理“精准牌”
  • 发布日期:2024-07-12
  • 阅读量:571

近年来,陆良县聚焦解决基层治理权责匹配难、资源下沉难、县乡协调难、乡镇(街道)统筹难、活力激发难等重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积极探索走好“党建+”新路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桥头堡”作用,铸好基层治理“金钥匙”,树牢为民服务“风向标”,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基层治理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党建+基层治理 打磨治理“绣花针”

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执法检查

关键处落子,一盘棋皆活。为进一步优化全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动执法重心下移、优化执法力量配置、提升执法队伍素质能力、厘清执法机构权责边界、完善基层执法制度体系和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提升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运行效能,结合陆良实际,研究制定《陆良县“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提质增效方案》,明确执法权限、强化协作联动、推进智慧化建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网格化队伍建设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网格设置,强化网格实体化运行,全面推行网格员考核激励机制。在城市社区,创新“党建+物业”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红色物业”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将社区物业打造成党的工作队,促进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在农村地区,充分发挥网格的“前哨”“探头”作用,网格员紧盯重点人群,发现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等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处理,构建了“全县一张网,网内细分格,格内有分工,事事有人办”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

党建+联建共建 激发共治“新动能”

同乐街道开展“爱心义诊”活动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聚焦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联建共建促进作用,既向内“挖潜”又向外“引力”,广泛凝聚基层治理力量,持续扩大党建朋友圈,积极开创“共建共融、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粥暖人心”“爱心义诊”“送万家福· 暖千万心”等多元参与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健全少年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积极整合群团组织服务力量下沉到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情暖童心”“爱心托管班”“四点半课堂”“春蕾计划”等关爱活动,切实发挥社会资源整合作用。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实事共做、要事共商的党建格局,激活党建一盘棋,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上水平。

党建+为民服务 推开群众“幸福门”

交警队开展道路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为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提档、硬件提质、服务提优,不断提升“人气”,建强“红色堡垒”,研究制定《陆良县构建“三常三聚”机制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扩能增效行动方案》,全面构建“党建强、服务强、治理强”的“1+11+148+N”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体系,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扩能增效行动。率先在小百户镇、芳华镇、召夸镇试点推动户籍、交管、市场监管共计29个服务事项进驻乡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提出“最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目标,通过“套餐式”党务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定制式”群众服务精准集成服务内容,问需于民编制《服务共享清单》和《阵地共享清单》,引入“项目社工”参与管理服务,推行“村社下单、部门接单”服务模式,探索依托“爨乡先锋”微信公众号构建点单接单预约平台模块,实现“一网查询、网上预约、一键点赞、办理评价、一键投诉、同步反馈”。

党建+志愿服务 共绘爱心“一幅图”

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四点半”课堂服务活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为落脚点,秉持“民需我应,民困我解”的服务宗旨,围绕“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构建拼图式志愿者动员机制,结合志愿者职业特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个人专长,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巾帼志愿服务、银发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社区党员帮教志愿服务等功能各异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对照群众需求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助学支教、扶贫帮困、文明劝导、卫生清洁、移风易俗、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网络安全、抗旱排险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延伸服务半径。近半年来,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500余次,服务382200余人(次);走访慰问辖区低保户、独居老人、困难党员等困难家庭79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