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历时八年的土地租赁纠纷,在宣威市人民法院乐丰法庭的耐心调解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纠纷的圆满化解不仅彰显了法律的公正与温情,更为乡村和谐稳定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6年,刘某俊将自家承包地以9800元的价格“永久租赁”给同村刘某升经营,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然而,2025年1月,刘某俊的家人对这份“永久租赁”合同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认为该协议违背了现行法律规定,遂向乐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收回土地。
面对这起涉及同村村民、关乎邻里和谐的案件,乐丰法庭决定采取巡回审理的方式深入基层,力求在田间地头解决矛盾。
在巡回审理现场,法官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耐心解答双方当事人的疑问,引导他们理性看待争议,寻求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
“庭审过程中双方也进行了举证质证,案件事实也是比较清楚的,双方是否申请调解呢?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把事情解决掉。”
“我申请。”
“我家也申请。”
调解过程中,法官巧妙平衡双方利益,耐心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彼此的立场与需求。
“法官。这个土地是“永久租赁”,我们也没有买卖土地,只是租赁土地使用,租金我也支付了,咋会突然要返还?”
“民法典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所以没有“永久租赁”这种说法,迟早都是要还的。”
“刘某俊,之前签订协议时你们不懂法律规定,你们也有一定过错。现在把土地归还,租金怎么算呢?”
“租金么我可以返还点……”
最终,经过多轮深入细致的沟通,刘某升同意当天返还土地,刘某俊及家属同意当庭退还9800元租赁款,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
此次巡回审理与调解的成功,不仅有效化解了双方之间的矛盾,更在乡村中树立了法律的权威与调解的魅力,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同时,此事件也提醒广大村民,在签订合同时务必谨慎行事,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与法律效力,避免因合同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