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正式提起诉讼前,为防止财产被转移或灭失,申请法院对争议财产采取临时保护措施的法律程序,这项制度的核心在于“财产锁定在前,纠纷解决在后”,为债权人权益加上一道“安全锁”。
以保促调,四两拨千斤的实战案例。2025年6月,某公司追讨100万元的工程款时陷入困境。拖欠工程款的某建筑公司态度消极,催款数月无果,遂于2025年6月17日向本院申请网络查控和诉前财产保全,本院于2025年6月25日裁定对某建筑公司的银行账户及网络金融财产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进行查控,并冻结限额100万元内的银行存款和网络金融财产。账户被冻结当天,某建筑公司主动联系,并支付完毕拖欠工程款。某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向本院申请解除冻结措施。该案申请人从诉前保全立案到冻结被申请人账户,再到收到工程款仅用了13天,在尚未进入正式审理程序的情况下便得以圆满解决,实现案件未审事已了,定分止争于非诉。
数据说话,诉前财产保全的量化成效。马龙法院2025年上半年受理诉前财产保全112件。其中冻结财产104件,查封设备2件,查封房屋1件,驳回保全申请1件,撤回保全申请4件;当事人暂未申请立案35件,进入诉讼程序后按撤诉处理2件、准予撤诉5件、调解14件、判决15件,案件处于审理中23件,先行调解并司法确认18件。申请解除保全18件,其中已履行支付义务7件,达成调解协议11件。平均结案时间为7.69天,实际冻结金额498万余元。
助企纾困,营商环境的安全网。马龙法院涉企诉前保全案件涉企案件86件,占比76.79%。对于困境中的企业,诉前保全常成为“救命稻草”。2025年4月,某商贸公司通过马龙法院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15万元存款。账户被冻结后,一直拖延还款的被申请人立即主动协商,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就立马完成款项划扣。
源头治理,司法效率的新标杆。马龙法院探索“法院+保险”合作模式,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财产保全服务。在诉前阶段引导当事人保全,变“要我保”为“我要保”,推动诉前保全、登记立案、诉调对接等工作有序衔接,努力将“白纸黑字”变成“真金白银”。诉前财产保全给执行上了“双保险”,既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又能倒逼主动履行,从源头上减少“骨头案”。
诉前财产保全的本质不是处罚,而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