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最后一个周五,阿岗镇的乡村道路上总有一支“红马甲”队伍格外醒目。她们是由镇村妇联干部、女性党员、群众志愿者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巾帼志愿服务队”,她们手持扫帚、抹布,为特殊家庭清扫房前屋后,更带去共建美丽家园的理念。这一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巾帼行动”开展以来,已成为阿岗镇提升乡村“颜值”、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
党建引领:“小行动”撬动“大变革”
阿岗镇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乡村颜值、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以“巾帼行动”为抓手,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制定印发《“‘丽’影随行 同筑洁梦 共享美居”人居环境整治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构建“妇联主席+妇联执委+女性党员+妇女群众”四级联动体系,通过“示范参观、技能传授、精准帮扶、法治宣讲”,每月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巾帼行动日”成为乡村焕彩的重要引擎,形成“支部领着妇联干、妇联带着妇女干、妇女带动家庭干”的生动局面。在清洁整治后定期回访,联合村“两委”建立“农户自主维护+志愿者定期督促”机制,通过“红黑榜”等方式,激发农户主动保持环境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召开妇女议事会、走访入户宣传等方式,提升群众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激发妇女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识。
示范引领:“好庭院”变身“活课堂”
走进海马居委会示范户家中,窗明几净的居住环境、错落有致的庭院绿植、规范分类的生活垃圾,可以清晰倒映出人影的玻璃窗户,令人眼前一亮。
在清洁行动开展之前,镇妇联牵头在活动村选取一户人居环境保持良好的家庭作为“示范户”,组织其他妇女实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观摩整洁的庭院布置、实用的收纳技巧、长效的保洁习惯等,让大家直观感受环境改善带来的变化,激发主动参与整治的积极性。
镇妇联主席介绍,“‘观摩+培训+整治’三轨并行是行动的核心设计,既用实干解决困难户的实际问题,又用身边榜样激发村民‘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
技能传授:“小妙招”解决“大难题”
在示范庭院内,示范户主人或有经验的志愿者化身为“清洁导师”,向群众详细讲解了打扫家庭卫生的实用技巧与科学方法。课堂不仅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详细讲解了从清洁区域规划到清洁工具使用,从家具材质清洁要点到卫生死角清理秘诀,还通过实物演示,手把手教学如何针对厨房油渍、卫生间水垢、织物顽固污渍等不同清洁难题,精准匹配清洁工具与产品。从衣服的叠放,到环境卫生的打扫,每一个技巧都贴近实际需求,让参训妇女群众快速掌握家庭环境整洁卫生的实用妙招。
“以前总觉得家里东西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收纳。今天边看边听示范户的做法,才发现只要用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能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回去后我一定要好好规划,把自家也打造成村里的美丽样板。”参加活动的王大姐兴奋地说。
精准帮扶:“脏乱差”蝶变“洁净美”
整治行动秉持“服务群众、传递温暖”的宗旨,重点聚焦孤寡老人、困难病患、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家庭,通过前期摸排确定需帮扶的卫生薄弱户,由巾帼志愿服务队上门开展“清垃圾、整杂物、除死角”义务劳动。志愿者们携带清洁工具,以“拉家常、送关怀”的方式走进特殊家庭,将技能传授环节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整治中。在屋内,志愿者们规整房间物品、擦拭家具、清洁窗台地面;在屋外,志愿者们清理院内杂草、规整农具杂物,让原本杂乱的空间变得整洁有序。在清扫完农户庭院后,还组织参与群众对村内道路、沟渠等进行打扫清理,以实际行动引导帮助农村群众打造良好人居环境、摒弃生活陋习,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育文明新风尚。
同时,巾帼志愿者们通过“边清理边宣传”的方式,向周边农户普及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号召广大妇女以家庭为阵地,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
法治护航:“清洁日”融合“普法日”
在打扫间隙,一场“院坝法治课”在树荫下开讲。镇派出所民警结合《民法典》,针对农村高发的婚姻财产、赡养纠纷、邻里占地等问题以案释法。“原来房前乱堆杂物不仅不文明,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村民陈女士恍然大悟。
每次整治活动中,镇妇联邀请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工作人员到场,同步开展法治宣讲。围绕防家庭暴力、防电信诈骗、防性侵、道路交通安全和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引导妇女群众不仅要当环境整治的实践者,更要做法治精神的传播者。2024年来开展普法宣传5次,发放资料500余份,推动形成“整治环境、法治同行”的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阿岗镇人居环境整治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已开展5期,覆盖5个村(居)委会,参与群众达200余人(次)。
活动看似是“扫扫地”,实则是将“指尖力量”转化为“振兴动能”,为乡村治理下足“绣花功夫”,不仅让村庄“面子”更靓,更提升了村民维护环境的“里子”意识。下一步,阿岗镇将深化“五维联动”模式,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为共同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的阿岗新面貌贡献更多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