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师宗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打击犯罪有力度、救助帮扶有温度、普法教育有深度、协同治理有广度”为工作主线,用心用情,为妇女儿童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一、织密打击网络,以零容忍态势筑牢权益防线
以“零容忍”态度严惩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在办案中,加大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力度,强化立案监督、追诉追漏、刑事抗诉,确保从严打击罪犯。建立“从严追诉+精准监督”工作机制。对性侵、虐待未成年人及严重暴力伤害妇女等犯罪,实行“一案双查”:既查犯罪事实证据,又查监管履职漏洞。近三年来,对利用教育、医疗等职业便利实施侵害的犯罪,依法建议适用禁业限制5人次。
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建立分级处置机制:对主观恶性大的严重犯罪依法从严惩治,对初犯偶犯依法从宽处理,做实教育矫治。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组建由检察官、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组成的“帮教小组”,制定“一人一方案”,助力回归社会,近三年来3名被帮教对象顺利考入院校或实现就业。
创新“临界预防”工作法,对触犯刑法但未达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联合社工组织开展个性化干预,联合县妇联开展“家庭教育课堂”5场次。2023年至今向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85份,让“甩手家长”知责尽责,推动“问题家庭”履行监护职责。
二、创新救助体系,以司法温情照亮成长之路
为避免妇女、未成年人被害人遭受“二次伤害”,在全县建成3个“一站式”取证救助中心,实现询问、取证、心理疏导“一次完成”,同步落实女性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制度。近三年来,通过该机制办理案件14件,为被害人提供医疗救助、心理干预等综合服务。
针对困境妇女儿童,师宗县人民检察院构建“法律援助+心理救助+司法救助+社会帮扶”多元救助体系,对因案致贫的被害人发放救助金12万元,及时向被害人传递检察温暖,真正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三、深耕普法阵地,以法治之光培育自护意识
创建以“党旗红”引领“检察蓝”的党建品牌,在业务部门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岗,组建未成年人办案团队,邀请妇联、共青团等专业人员组建了“杜鹃花工作团队”,全方位开展妇女儿童保护工作,以“杜鹃花工作室”为依托,以检察开放日、情景模拟、案例展演等方式,打造“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为抓手,创新“菜单式”普法模式,针对未成年人开设“防性侵、防校园霸凌”主题课程,针对妇女群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专题讲座,2023年以来共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活动51场次,覆盖师生、家长一万四千余人。对高良、五龙、龙庆等乡镇的偏远乡村小学,从2019年起,每年坚持以法治宣传为主题,持续向师生送去“法治大礼包”,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四、凝聚保护合力,以协同治理绘就共护同心圆
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与公安、教体、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四项联动机制,扎实推进强制报告制度的深入落实;组织开展“教师法律风险防范与师德建设”法治教育专题讲座,“以案释法”强化行业自律。推动建立《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工作规程》,筛查从业人员6734人次;落实《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机制》,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针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和售卖“烟卡”、香烟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3份,针对宾馆、KTV等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5份,推动相关部门整改落实。
与县妇联、共青团加强部门联动,引入“检察官+志愿者”帮教模式,吸纳社区工作者、巾帼志愿者、凤城爱心妈妈等参与困境儿童帮扶,形成“司法主导、社会协同”的保护大格局。
大道致远,逐梦前行,在未来的工作中,师宗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以“如我在诉”的情怀提升办案质效,以“求极致”的标准完善保护机制,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身影,为建设平安师宗、法治师宗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