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江街道始终秉持“命案可防可控、必防必控”理念,以网格化治理为核心抓手,通过“夯实阵地、织密队伍、抓实服务、强化智治”组合拳,将风险化解在网格、矛盾解决在萌芽、安全送到群众家门口,筑牢基层平安防线。
夯阵地,筑牢风险“防火墙”
按照“五有”“五规范”的建设标准,建成1个街道级综治中心、8个社区级综治中心并实体化运转,通过“常驻+轮驻”方式,统筹派出所、司法、社会组织等力量入驻,构建“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平台分流、一套机制办理”的多元共治格局。创新“警情推送+自主摸排”模式,发动网格员、吹哨人和群众通过电话、“云综治”二维码等多元渠道实时上报矛盾纠纷,对婚恋、家庭等重点领域实行“全周期”管理。依托网格员、吹哨人日排查、综治办日交办、党工委副书记牵头周研判的三级联动机制,构建“排查—研判—化解—回访”的完整闭环。自综治中心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150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38件,调解成功率达92.7%;指挥调度室通过视频巡查发现隐患1110起,现场处置率100%;公共法律服务室提供法律咨询45人次,心理咨询室开展个体辅导10人次。
育队伍,多元联动“织密网”
组建“专业队+群众队”治理队伍,在开展民情恳谈入户中,通过“找能人”,吸纳22名退休法官、警察、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江安调解队”融入1343个网格中,成功化解张氏兄弟十余年家庭遗产纠纷等疑难矛盾。同时发动“广场舞大妈”“外卖小哥”“滴滴司机”“铁杆户”等热心群众组建8支92人的“江和调解队”,凭借“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今年以来,累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90件,化解率95.3%,警情交办处置效率提升40%,口头调解成功率达92%,有效遏制了矛盾升级扩散。
精帮扶,系紧民生“暖心绳”
建立重点群体“一人一档”数据库,对665名重点人员实行“四清管理”(底数、困难、措施、责任)。创新“就业帮扶+暖心慰问”双轨模式,依托9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收集街道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推送岗位525个,开展技能培训6场,建成穿戴甲、锡箔纸、数据线、汽车零部件5个家门口务工车间,带动32名重点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春节、端午等节点,社区用集体资金给困难重点人员发放爱心物资,拉进干群关系。
强智治,数智引擎“增动能”
以“三化一平台”为支撑,将智慧门禁、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前端感知全部接入“社区平安管家”系统,构建“数据网+指挥台”智能体系。门禁实行“先采后行”,做到信息不录不能进出,重点人员提前标注、实时预警,提升管控精准度。居民刷脸无感通行,平台同步推送公告、招聘等信息实现“进门即知”。依托AI摄像头、烟雾感应器等设备,智能识别警情与火情并自动预警,强化“精准布控、以车找人、科学处突”能力,为公安、城管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累计识别隐患1110起,现场处置率100%;智能门禁和火灾报警系统推广后,出租房安全事故同比下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