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环山,两江相系。在曲靖马龙这方清凉天地间,生态温润如诗,旅居康养产业正勃然兴起,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在这片祥和的土地上,有一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青春铁军——马龙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他们用热血与担当,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平安防线。
荣誉与使命同在,铸就忠诚警魂
“打铁必须自身硬”,特巡警大队的强大战斗力,源于铁一般的政治纪律和火一般的忠诚警魂。
大队以理论武装立根、纪律规矩固本,构建“三会一课 + 周例会 + 专项教育”学习体系,推行“十必谈”思想动态全检测机制,严守铁规禁令,实现队伍零违纪、警令执行率100%。在党建引领下,涌现出一批批榜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毕寒飞,作为大队警务技能“教头”,无数次在生死较量中护佑群众安全;“硬核”领头雁孙寅,作为市级教官、十佳先锋民警,在各项工作中冲锋在前、从不退缩,用实际行动为队伍立起标杆……
那些刻苦训练的瞬间,那些无畏冲锋的时刻,凝结成了沉甸甸的功勋。特巡警大队成立以来,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这些荣誉,是对他们卓越表现的认可,更是他们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生动体现。
智慧与温情交织,织就旅居“平安网”
近年来,马龙区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迅速成为旅居康养的热土。面对如织人流与新兴业态交织而来的治安挑战,特巡警大队主动亮剑、积极作为,创新织就了一张兼具智慧精度与民生温度的“平安网”。
在王宁书记点赞的土瓜冲旅居区,远远望去,一座挂着“花海里的解忧驿站”招牌的警务站格外醒目。2024年,一对来自外省的新婚夫妇焦急地来到驿站求助,说婚戒不慎遗失在绣球花田里。值班辅警小汪二话不说,立刻钻进齐腰深的花丛,弓着腰细细搜寻,历经3个多小时的耐心找寻,终于帮他们找回了戒指。2025年以来,这个小小的驿站就已为游客找回28件贵重物品,总价值近10万元。
“3号区域监测到异常聚集,请骑警小队立即前往核实!”随着指令下达,“轻骑巡防”与“天眼监控”无缝联动,“网上预警+网下处置”的立体防控“金钟罩”迅速启动。“张老板,新装的应急灯位置不对,要调整到更显眼的地方,安全通道指示牌也得再加固下。”在旅居区内,特巡警大队队员联合社区民警正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针对77家风格各异的民宿客栈,大队严格落实“一家一档案”管理制度,消防设施是否齐备、入住人员登记是否规范……民警们用日复一日的走访摸排,为“诗与远方”的美好图景,稳稳增添了一抹安心的平安底色。
血性与勇气并存,勇当平安“尖刀连”
作为守护平安的“尖刀”和“拳头”,特巡警大队在打击犯罪、应急处突的战场上,一次次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嫌疑车辆在高速路逆行企图逃窜,队员凭借过硬技术和无畏勇气,驾驶车辆迎头撞击,成功截停车辆;面对犯罪分子穷凶极恶的反扑,突击队员全然不顾嫌疑人用硬物疯狂砸击,脸上淌着鲜血,仍死死锁住对方,任凭对方挣扎反抗,始终未松分毫,直至增援警力赶到,合力将嫌疑人彻底制服;深秋寒夜,赤脚踏入刺骨泥水,狂奔近千米,最终将嫌疑人擒获……
高墙之上,有他们纵身跃下的坚毅身影;急流之中,有他们奋力拼搏的执着痕迹。汗湿衣衫、血染警服,他们却总带着嘴角的笑意。近三年来,马龙特巡警大队在巡逻盘查中累计抓获180余名犯罪嫌疑人,救助群众200余人。他们用滚烫的汗水与炽热的鲜血,擦亮了守护平安的“金色盾牌”;用挺拔如松的身躯,筑牢了坚不可摧的“平安堡垒”。
展望未来,马龙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将继续锚定“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标准,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本领,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为“守护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金字招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