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动态 > 陆良县 > 正文
一抹锦旗红,最提工作劲
  • 发布日期:2025-09-11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83

以真心换锦旗

近日,陆良县人民法院板桥中心法庭“仕杰调解室”迎来了一面火红的锦旗,“诉调对接化干戈,定分止争促和谐”的金色大字格外醒目。这面由当事人某农资店送来的锦旗,不仅承载着群众对调解工作的由衷认可,更折射出司法为民的温情与担当。

以技巧解民忧

陆良县板桥镇作为支撑陆良蔬菜大力发展的重镇、要镇,板桥的民事案件大多以蔬菜、农资买卖合同纠纷居多。因农民种地无前期资金,故很多农民与农资店采用赊销的方式进行合作,而农作物收成受多方面影响,所以经常出现农民与农资店的经济纠纷。在该类案件中,种植户多数以收成不好等理由拒绝向农资店支付货款,而农资店又迫于回款压力无奈诉至法院。调解员在深入了解双方合作模式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一面以说法释义明确责任,一面以求真务实寻找平衡点,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握手言和、公平公正”的调解协议。

“我们是地道的老农民,一辈子跟庄稼打交道,还从来没上过法庭。”这是前来诉前调解的当事人最常说起的一句话。面对他们的忐忑与陌生,人民调解员总是先耐心安抚情绪,细致阐明原委,随后灵活运用“一杯茶”调解法,引导双方敞开心扉、真诚沟通,在温和的氛围中化解彼此心结。“我们之前多次向对方催要款项,一见面就吵,感谢你们既帮我们挽回了损失,又解开了心里的疙瘩。”一位农资店当事人这样感慨。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正是矛盾纠纷得以高效、温情化解的关键所在。

以调解促和谐

近年来,板桥中心法庭以创建“枫桥式法庭”为目标,将诉前调解机制置于前端位置,积极构建“法官+人民调解员”协同模式,推动大量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2025年上半年,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案件2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42%,让更多群众在诉讼程序之前高效、平和地解决了实际问题。一面面锦旗,不仅表达了群众对调解员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司法为民、柔性解纷理念的生动诠释与褒奖。

法槌落下,裁判的是黑白是非;而调解桌前,弥合的是人情冷暖。法院调解员用专业与温度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法律的刚性与人文的柔性同频共振。这面鲜艳的锦旗,将继续见证司法工作者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书写更多“化干戈为玉帛”的暖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