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轻垂,宣威市第五中学高一教学楼的灯光格外温暖。9月15日晚,宣威市杜鹃花法律志愿服务队的女检察官们走进校园,为700余名高一女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远离性侵,做自己的‘保护伞’”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杜鹃花”姐姐的“夜间课堂”以“共情+互动”为核心,用“她力量”为青春期女生筑牢自我保护防线。
红绿灯信号“玩”会法律知识
针对高中女生的认知特点,“杜鹃花”姐姐们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与防性侵相关的法律条款,转化为常见涉未成年人性侵害的发生特点和应对办法,以红--危险、黄--警惕、绿--安全三色判断牌帮助同学们快速识别不同场景的风险等级,明确“可接受、需警惕、要拒绝”的行为边界。
情景互动“演”出应对方法
情景互动打破了“检察官讲、学生听”的单项模式,将真实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例改编成短剧本:模拟“同班男生借口故意触碰隐私部位”“校外大叔以送礼物为由要求单独见面”等场景,邀请女生们分组讨论该怎么拒绝、怎么脱身。有的小组提出“直接说‘不!’并走开”,有的想到“假装给父母打电话”,“杜鹃花”姐姐们对这些办法逐一肯定,同时点出“模糊回应易被误解”“单独赴约有风险”等关键问题,让女生在实践中掌握最优应对技巧。
匿名提问箱“讲”出悄悄话
为消除女生们“被侵犯后不敢说”的心理负担,活动还设置了“匿名提问箱”环节。女生们可以将“被熟人骚扰该告诉谁”“没有明显伤痕算不算证据”等羞于开口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箱中,“杜鹃花”姐姐们现场拆箱解答,并用“法律是匿名的后盾,勇敢求助不是错”“保留聊天记录、衣物等都是重要证据”等话语,传递“维权不可耻,沉默才会让伤害延续”的观念。
“以前总觉得性侵是很远的事,今天演完情景剧才知道,有些小事其实就是危险信号!”张同学说,自己不仅记住了“NOT原则(“No”—拒绝,“Off”—离开,“Talk”—说出来)”,还学会了如何礼貌又坚决地拒绝不合理要求。
老师们也对活动形式点赞:“晚间时间不占用学习课时,互动环节让女生们放下拘谨,连平时内向的同学们都主动举手抢答。比起法律宣讲,这种自己演、自己说的方式,安全意识记的更牢。”
下一步,宣威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定制化”普法方案,用情景模拟、案例漫画、一对一咨询等更接地气的形式,把法律保护的“种子”播撒进更多孩子的心里,为青春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