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动态 > 罗平县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传承孝道 感念亲恩
  • 发布日期:2021-05-12
  • 阅读量:95841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是指小乌鸦衔食喂母鸦的情义,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比喻做子女的更要学会感恩,懂得孝顺父母。这句话出自明代时期编写的《增贤广文》,“鸦反哺,羊跪乳”,连动物都知道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也不能忘恩负义,不孝敬自己的父母。

父母:“法官,要求你们判赡养给我们”。

大儿子:“老两口,从小就向着小儿子,我不养,要养也可以把财产拿出来重新平均分”。

小儿子:“他们老两口,把牛卖了,钱只给了他大儿子,不公平,我也不养”。

大女儿:“我现在也是老人了,孩子也不争气,我都需要他们来养我,我没有经济也没有能力在养他们”。

二女儿:“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反正我也没有分得财产,养老人是他们儿子的事,我有了我会给老人点”。

……

父母:“法官谢谢你,他们说以后对我好好的,所以我来撤诉”。

近日,罗平县人民法院九龙中心法庭成功化解四起赡养纠纷案。虽然案件成功调解,但我也顿生了许多感想。

赡养的案件一直是我们派出法庭发案较高的案件,多年来一直高居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村老年人一直没有可依靠的社会保障。他们年轻时基本都是勤勤恳恳的庄稼人,年老后没有退休工资,一辈子积攒的积蓄本就没有多少,又大多都分给了儿女。而他们的下一代,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也基本是以土地为生兼而搞一些副业的农民,本来收入不高,还肩负着全家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负担,压力不可谓不小。这就成了很多家庭矛盾的起因。

赡养纠纷的产生原因

每一个赡养纠纷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原因,除一些涉及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原因外,大部分赡养纠纷的产生原因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法制意识淡薄,漠视尊老爱老的美德。根据对赡养纠纷案件的分析,赡养义务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法制意识淡薄,缺乏爱老敬老的美德。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少赡养义务人漠视赡养老人这一法定义务。有的义务人认为老人年老体弱,是家庭的包袱;有的义务人认为老人没有为自己的发展提供过帮助,也就不愿意赡养老人;有的义务人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老人的财产或将来不会得到老人的遗产,而拒绝赡养老人……这些想法都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再加上一些赡养义务人自身道德水平不高,从而造成了不赡养老人却心安理得的情况。

2、老旧思想引发矛盾。在传统思想中存在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思想,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成为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线。

旧思想一,出嫁的女儿不需要履行赡养义务。有的老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觉得女儿出嫁后就是外人,导致部分赡养义务人的负担过重,产生抵触、不平衡的心理,反而连自己原本应当履行的义务也不愿意承担。

旧思想二,放弃继承就不需要履行赡养义务。不少赡养义务人认为,自己反正得不到老人的遗产,或认为老人的财产无利可图,便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赡养老人。

旧思想三,老人再婚的不赡养。有些赡养义务人认为继父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照顾过自己,就拒绝赡养继父母。更有些子女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父母再婚是给自己“丢面子”,拒绝赡养亲生父母,甚至要与亲生父母断绝关系。

3、家庭关系处理不当埋下祸根。家庭关系包括了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等,这些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引发家庭矛盾,成为赡养纠纷产生的原因。例如,父母在分家析产过程中或订立遗嘱时,子女认为父母偏心或确实存在父母偏向某一个子女的情况,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产生隔阂。再如,婆媳之间或因思想观念,或因生活习惯,产生矛盾,造成儿子不愿意赡养父母的情况。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家庭对父母有真感情,如果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会很有责任感。换句话说,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反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亲生的父母、给自己最大恩惠的人都不敬不爱,他也不会爱别人,更别指望他能够忠诚。因为,无论是组织还是公司,无论是爱人还是朋友,你给予他的,肯定没有他父母给予的多,父母之恩都不能回报,何况这点滴之恩。

天下的孝儿女们,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吧,免得“子欲养而亲不待”。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否则你将永远无法尽孝,因为孝心不能等待!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