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群众的需求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富源县人民法院墨红法庭以“千村千庭千场普法会”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职能优势,奔走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联动化解乡里纠纷。将上门办案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助力基层法治建设,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服务和宣传带来的便捷与温度。
邻居口角引发打斗
回到家里气不过
来上法庭讨说法
“冤家宜解不宜结”
且看墨红法庭如何让这两家人
握手言和
↓↓↓
一纸诉状只为气
一天晚上,在富源县墨红镇吉克村一宅院门口,老方与邻居老稳因两家过路的事协商未果发生口角,情绪激动的老方扬言要去砸墙,情急之下老稳用手推了老方。老方的妻子关某看见后护夫心切,上前回推老稳,关某与老稳由此扭打在一起,老方见状忙向派出所报了警。
接警处理后,因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派出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两人分别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但争议未至,关某回家后越想越气不过,一纸诉状将老稳告到了法庭。
冤仇可解不可结
在基层乡村驻扎十余年,对这类村舍纠纷了然于心的肖锋法官接手案件后,考虑到该案涉及邻里和谐问题,事虽小但影响恶劣,稍有不慎就会埋下恶果。秉持实事求是理念,考虑再三,肖锋决定上门办案调解,力求止纷案结。
一大早,寒风料峭,穿过曲折山路,墨红法庭一行人驱车到达村委会,摆桌子、搬凳子、拉横幅,一个简易的临时巡回法庭就此形成。
巡回审理现场,双方通过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考虑双方争议不大,原告的损伤较小,法官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邀请当地综治员与法庭特邀调解员组成调解团,结合案情、邻里关系、风情民俗等开展“说理”,承办法官向当事人耐心“释法”,引导双方理性看待问题,正确处理纠纷。
最后,老稳自知动手理亏,也造成了关某轻微伤的事实,愿意赔偿关某的诊疗费等损失,关某见状,也表示大家都是乡里邻居,愿意就此翻篇,同意了调解意见,两家人握手言和。
趁热打铁,法官现场为旁听的邻里村民讲授了一堂以“遇事处理应守法,邻里关系要和谐”为主题的法治课,力求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还能影响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