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条特殊的“路”,印满行色匆匆的足迹。它不蜿蜒于山间田野,也不通向江河湖海,而就在富源县人民法院黄泥河法庭的门口——从诉讼服务窗口到街边大路,不多不少,正好49步。
这49步看似很短,是日常可见的物理距离。但在法庭人眼中,这49步又很长很长。因为它丈量的是法治与民心之间的情感距离,承载的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践行的责任。
对于群众而言,“49步”是通往正义殿堂的脚步,对于法庭干警来说,“49步”是走入生活、服务社会的路途。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个数字更是群众怀揣希望走进来与我们肩负使命迎出去时“双向奔赴”的总和。这一“进”一“出”、一“来”一“往”,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质朴表达。
49步,是信任之路。
法庭临街而立,大门敞开,为的是让群众少跑腿、好进门。当他们“走进来”,我们奉上一杯热水,一句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份清晰的指引……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化作有温度的司法体验,这是对人民利益的体现,对人民愿望的回应,让走进法庭的每一步,都走得顺畅、明白、有尊严,这是我们对信任的守护。
但法治为民,不能只等群众“走进来”。只是坐堂问案,未必能走进群众心里。只有俯下身、沉下心、迈开腿,才能让法治的光芒,穿透生活的褶皱,照亮人心的角落!
去年,一场交通事故夺走了两条鲜活的生命。其中一个家庭痛失在外省打拼多年的顶梁柱。家属含泪问:“他在外地奋斗十几年,赔偿能按奋斗地的标准吗?”这是一声对公平的追问,对法治的期待。法官没有等他们第二次上门,而是主动“走出去”回应群众的规则之问。
让思维“走出去”,审查当事人家属提供的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明、劳动合同和子女在案发当地的义务教育证明,通过专业法官会议的研判,最终作出判决:按案发当地标准赔偿!同一起事故,同命同价!
但案结不等于事了。赔偿面对可能存在的误解与质疑,法官又让脚步“走出去”,带着判决书,登门释法,讲透法律:“不是偏袒谁,而是尊重每个人奋斗的足迹!城乡统一、同命同价,这就是今天中国法治的温度!”
最后,各方当事人都服判息诉,两家当事人还送来了锦旗。“保护百姓权益 构建和谐社会”“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这两面锦旗,是群众对法治回应的认可,更是对我们“走出去”最大的肯定!
法庭门口这49步的水泥路,一头连着庄严的审判庭,一头系着万千百姓的心。这49步,从来不是机械地对半分,而是群众走24步,我们迎25步,永远多走一步,主动一步,贴近一步。每一步“走出去”的脚印,都是拉近与群众距离的见证,每一寸脚下的土地,都记录着司法温度的延伸和正义信念的坚守。
“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宏大如山的承诺,也是细微如尘的践行。法治的力量源于人民,法治的温度系于民心。法治为民的同心路,需要用忠诚去丈量,用专业去铺就,用滚烫的初心去连接!在这条路上,每一步的双向奔赴,都是守护万家安宁、托举岁月静好的无悔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