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载,跨越两地,血脉相连,人间最美是亲情。2025年6月,一场跨越两地的亲情寻亲故事在云南曲靖与昆明两地之间展开。宣威市居民王某某因多年未与母亲张某某相见,先后向麒麟区、宣威市相关部门求助,最终在麒麟区综治中心、宣威市综治中心及两地派出所的联动帮助下,母子二人成功见面,尘封多年的亲情得以重续。综治中心对人民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贴心服务,成为化解矛盾、点亮希望的关键。
寻亲之路多波折
多方联动解难题
6月7日11时许,珠街派出所接到王某某求助,称其母亲张某某“失联”,急需立案寻找。经警方查询,张某某户籍早在2017年已迁往昆明市嵩明县,且2024年王某某首次报案时,其母便表示因家庭变故及再婚等原因,不愿见面。王某某自幼随父亲生活,2010年父母离婚后与母亲失联,15年来,其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未消减。面对这起看似“无解”的寻亲诉求,珠街派出所及时向麒麟区综治中心反映,麒麟区综治中心迅速启动跨区域协调机制,联合宣威市综治中心、板桥街道派出所组成工作组。“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全力促成团圆。”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6月7日19时许,王某某又到板桥派出所求助,副所长侯文彪耐心倾听诉求,街道综治中心统筹调度,工作人员一边进行心理疏导,一边普法释理,安抚王某某情绪。
暖心调解化坚冰
亲情对话暖人心
为打破母子间的情感壁垒,工作组一方面持续与张某某沟通,从情理沟通与亲情伦理双重角度耐心劝说,另一方面对王某某持续进行情绪疏导,引导其以平和心态面对母亲。6月7日22时,经过工作组耐心沟通联系,张某某逐渐放下对“见面后无法收场”的担忧,主动选择同意见面。
6月9日13时许,一场精心组织的母子见面会在板桥派出所举行,王某某哽咽道出多年来的委屈与思念,张某某则流着泪表达对孩子的亏欠:“离婚后不是不想见,是无奈……现在我想弥补你。”她当场给予王某某7000元现金资助,并带其外出用餐,主动添加联系方式承诺“以后常联系”。
社会治理有温度
亲情纽带再联结
从报案到团聚,短短两天时间,区综治中心与基层政法单位的联动协作贯穿始终。“这不仅是一次寻亲调解,更是社会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宣威市板桥街道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持续关注母子关系进展,开展定期回访、心理帮扶。
区综治中心在工作中秉承“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的理念,将看似棘手的家庭矛盾转化为亲情修复的契机,既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情厚度,也印证了“亲情血脉割不断”的朴素真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正是无数这样贴心服务的“小案例”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大能量”。